首页 | 本学科首页   官方微博 | 高级检索  
文章检索
  按 检索   检索词:      
出版年份:   被引次数:   他引次数: 提示:输入*表示无穷大
  收费全文   13篇
  免费   0篇
基础医学   1篇
外科学   3篇
综合类   8篇
中国医学   1篇
  2023年   1篇
  2022年   1篇
  2021年   3篇
  2020年   1篇
  2019年   5篇
  2018年   2篇
排序方式: 共有13条查询结果,搜索用时 265 毫秒
1.
2.
3.
目的:探讨溶血磷脂酸受体-1(LPAR1)对骨肉瘤细胞增殖、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.方法: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(GSEA)方法分析LPAR1的表达与细胞恶性表型的关系.LPAR1质粒及其空载对照转染人骨肉瘤细胞MG63、U2OS.CCK-8法、流式细胞术、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增殖、凋亡、转移及侵袭能力.建立体内裸鼠移植瘤,观察LPAR1对瘤体生长的影响.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TOR/AKT信号通路激活的情况.结果:LPAR1在骨肉瘤中低表达;GSEA分析结果显示,负调控细胞增殖、周期、迁移和侵袭和肿瘤转移基因集富集以及细胞凋亡基因集富集在LPAR1高表达组.与空载体组相比,LPAR1组人骨肉瘤细胞MG63、U2OS的细胞活力、克隆形成率、迁移和侵袭能力及Ki67、CDK2、CCNB1、BCL2、pmTOR/mTOR、pAKT/AKT表达均明显下降,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明显上升(P<0.05).与空载体组相比,LPAR1组裸鼠的瘤体体积、质量明显下降,瘤体组织中的LPAR1蛋白表达上调(P<0.05).结论:LPAR1在骨肉瘤中低表达,过表达LPAR1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、迁移和侵袭及裸鼠成瘤,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来实现.  相似文献   
4.
5.
目的 观察被动运动促进脊髓损伤(Spinal cord injury, SCI)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骨骼肌萎缩的影响;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对被动运动促进功能恢复和延缓肌萎缩的作用。 方法 将36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、对照组(未行运动),被动运动组(损伤1周后开始被动运动,共4 周)。采用改良的Allen’s法制备SCI模型。术后1 d和1、2、3、4 周通过大鼠Basso-Beattie-Bresnahan(BBB)行为学评分检测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;术后5周,采用HE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,观察大鼠后肢腓肠肌的横断面积、直径和形态变化。测量腓肠肌湿重、体重和肌湿重/体重,评价肌萎缩情况;采用Western blots检测腓肠肌中BDNF的表达变化。 结果 被动运动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损伤5周后,对照组和被动运动组的脊髓组织失去正常形态,神经元数量减少,损伤区大量空洞形成,而被动运动组的变化较对照组轻。对照组腓肠肌湿重、肌湿重/体重、横断面积和直径下降,被动运动组改善上述肌萎缩情况(P<0.05)。与假手术组相比,对照组和被动运动组BDNF表达量增加(P<0.05),其中被动运动组高于对照组(P<0.05)。 结论 被动运动可能是通过增加SCI后BDNF表达促进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,并能有效改善失神经性肌萎缩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6.
目的:探讨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(HIF-1α)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(BMSCs)分泌的外泌体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,阐明其联合软骨再生支架促进晚期软骨缺损修复的可能机制。方法:采用超速离心法从野生型HIF-1α和突变型HIF-1α修饰的BMSCs中分别提取外泌体(BMSCs-ExoWT与BMSCs-ExoMU),同时对其进行鉴定。在体外,采用白细胞介素1β(IL-1β)诱导软骨细胞发生炎症反应,分别将等量PBS、BMSCs-ExoWT(80 mg·L-1)和BMSCs-ExoMU(80 mg·L-1)分别与炎症反应下的软骨细胞共培养,实验分为空白组、炎症组、BMSCs-ExoWT组和BMSCs-ExoMU组,利用Hoechst33342染色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小体数目;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AKT/p-AKT、ERK/p-ERK和p38/p-p38表达水平。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,建立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,分别将等量的生理盐水、支架+生理盐水、支架+BMSCs-ExoWT和支架+BMSCs-ExoMU作用于4组兔软骨缺损处。术后6周取材,通过大体观察、苏木素-伊红(HE)染色和蕃红O-固绿染色观察和比较各组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。结果:成功提取并鉴定BMSCs-ExoWT与BMSCs-ExoMU,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为近圆形,直径为40~100nm;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两者分别表达特异性蛋白CD63和CD81。在体外实验中,炎症环境下BMSCs-ExoMU组软骨细胞凋亡小体数目低于炎症组和BMSCs-ExoWT组(P<0.01);Western blotting法,BMSCs-ExoMU组和BMSCs-ExoWT组软骨细胞中p-ERK1和p-ERK2水平低于炎症组(P<0.05),p-AKT和p-p38水平高于炎症组(P<0.05);且BMSCs-ExoMU的作用强于BMSCs-ExoWT(P<0.05)。在兔膝关节晚期软骨缺损模型中,支架+BMSCs-ExoMU组缺损处修复效果优于空白组、支架组和支架+BMSCs-ExoWT组。结论:软骨支架与BMSCs-ExoMU共同作用于软骨缺损处可促进缺损修复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7.
目的 探讨C7倾斜角(C7slope,C7S)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(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,ACDF)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.方法 纳入2016年2月~2018年2月于本院采用ACDF术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,随访2年以上,比较术前、末次随访C7 S、患病节段Cobb角(segment Cobb angle,SCobb)、C2-7矢状位轴向距离(C2-7 sagittal vertical axis,C2-7 SVA)、颈椎前凸角、T1倾斜角(T1 slope,T1 S),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术前、末次随访C7 S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.结果 末次随访C7S、T1S、颈椎前凸角、SCobb较术前均显著增加,C2-7 SVA较术前均显著降低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术前C7S与T1S、颈椎前凸角呈显著正相关,与C2-7 SVA呈显著负相关(P<0.05),与SCobb无相关性(P>0.05);末次随访C7S与T1S、颈椎前凸角、SCobb呈显著正相关(P<0.05),与C2-7 SVA呈显著负相关(P<0.05).结论 ACDF 术能够恢复颈椎矢状位平衡,有效矫正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;C7 S有望作为颈椎矢状位衡量的重要参数,通过术前 C7 S值可预测ACDF术后颈椎曲度改善情况.  相似文献   
8.
9.
目的:探讨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。方法: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使用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(KHO型)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51例单侧髋关节病变者进行回顾性研究,女20例,男31例;年龄21~71(50.8±13.3)岁。分别在术后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展力臂、股骨偏心距、髋臼偏心距、下肢长短差异。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,并分析假体的稳定性。结果:患侧股骨偏心距、联合偏心距、外展力臂均明显大于健侧(P<0.05)。患侧髋臼偏心距与健侧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17髋(33.3%)的股骨偏心距得到了正常重建,其中15例(88.2%)双下肢等长。34髋(66.7%)股骨偏心距大于健侧,34例(100%)双下肢等长。51例患者获随访,时间(42.3±7.3)个月,Harris评分由术前的(38.0±7.6)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(92.1±3.1)(P<0.001)。结论:高偏心距Corail假体在在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虽未能正常重建股骨偏心距,但并不影响下肢长短的重建和假体的稳定性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10.
设为首页 | 免责声明 | 关于勤云 | 加入收藏

Copyright©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09084417号